联系我们

TEL: +86(027)8792 9515

FAX: +86(027)8792 9561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四路33号

合同能源管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产品中心 >合同能源管理

三环与合同能源管理
        世界银行通过技术援助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源管理公司引入中国,通过组织创新为中国的节能事业开创了新的天地。

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合同能源管理(EMC)”进入中国

     1990年代,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世界银行和当时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国内重点行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结果发现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当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30%—40%,节能潜力巨大。当时企业也知道能源消耗比较大,但是资金使用重点还在急于上项目、扩产能,节能资金根本排不上队。


     鉴于调查的情况,世界银行建议中国引进能源合同管理的模式开展节能工作。1996年,世界银行(WB)、世界环境基金(GEF)和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签署协议,由世界银行和世界环境基金资助中国开展能源合同管理的合作项目。


     第一期合作项目从1998年开始到2006年结束,世界银行通过技术赠款资助成立三个中国能源管理公司作为示范性公司和一个国家级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这三家公司分别是北京申源、辽宁能发伟业和山东节能工程公司。这三家公司必须是由当地省政府推荐国营企业,资本金不得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世界银行为每家提供500万美元的赠款。8年来,三家公司共做了400多个项目,每个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完成投资超过6亿元,可分享收益超过8.2亿元。三家公司的资产现在1—3亿之间,证明了EMC在中国不仅可行而且可以盈利。三家公司做的项目已经实现了年节能73万吨标煤和减排48万吨碳的能力。


      在第一期项目开展过程中,世界银行发现虽然资助的公司效果很好,但是按照这种模式能够资助的公司毕竟有限,无法真正形成产业。2000年世界银行和中国合作单位开始研究第二期的工作,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形成节能产业方面。经过筹备和动员,2003年开始启动第二期合作项目,第二期项目的目标是在一期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各种类型的EMC,并为他们的组建、运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使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形成。第二期项目由世界银行和世界环境基金(GEF)提供2600万美元的赠款,在中国成立能源管理项目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担保基金由中国财政部管理,由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负责执行,担保资金在银行可以放大5—10倍。

       第二期项目从2003年3月启动,已经为52个项目提供了贷款担保,分别有23家公司受益,担保金额1.6亿人民币,完成投资2.4亿元。实现节能能力年16万吨标准煤,减排10万吨二氧化碳。担保基金的运作到目前为止只出现过一笔720万人民币代偿。预期在到2009年为止的项目合作期内,将实现担保投资超过30亿元,实现节能超过300万吨标煤和减排200万吨碳的目标。 Z n X
EMC市场空间巨大,现在仍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目前,中国的EMC企业已经超过百家,这些企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在20—30%,拥有独特技术和资金比较充足的企业收益更高,中国EMC市场还处于竞争非常初级的阶段。

      中国EMC的市场空间广大,中国目前每度电需要消耗标准煤约370克,国际先进标准为310克,仍然落后20个百分点。中国的节能潜力有2.5亿吨标准煤,以每吨400元计算,节能市场规模大约1000亿元。据国外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市场。在中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物能耗包括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消耗了中国50%的能源。在所有能源消费客户中,政府机关、商场、酒店、学校、医院等是EMC最好的客户。
——EMC可以在政府办公楼宇、公司写字楼、医院、学校找到自己的部分市场,因为这些客户本身缺乏节能技术人员,也不容易为节能项目融资。
 

——对技术可*性尚存怀疑的企业:这些企业对项目的技术可*性和节能效益尚有一定的怀疑,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实施这些项目有一定的风险。如果EMC承担项目风险,他们会愿意EMC为他们实施项目。

  ——缺乏节能技术和能源管理人员的企业:从目前的情况看,那些新型的高效企业(如新兴的商贸公司或工业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改革走在前面的企业等)机构精简,工作任务繁重,技术人员短缺,没有能力自己寻找和开发节能技术,更没有精力自己实施和管理节能项目。他们认为依*EMC实施节能项目是可行的,既省心又节省项目成本、而且还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


    ——项目融资有困难的企业:这些企业多数因为过去的财务状况不好或以往的信誉纪录不佳,银行对他们的贷款申请的审查比较严格,而且手续繁琐。因此他们很难得到贷款或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审批过程。如果EMC能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发挥自己的融资优势,有可能在这样的企业实施项目。

重点市场分析


政府机构
     据统计,中国政府机构消耗的能源比8亿农民的全部用能还多,节约潜力巨大。    据北京市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调查。结果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488千瓦时的19倍。也就是说,一名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调查还显示,政府机构仍大量使用白炽灯,数量超过3万只,其中至少有1.8万只可用节能灯替代。有50%的建筑没有外墙保温,有70%的建筑没有使用双层玻璃。部分老旧建筑虽然总能耗低,但保温性能差,能量损失大;新建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但能源消耗也大大增加。       而在政府支付费用的公共照明部分节能潜力更大,据测算,在不减低照明效果的情况下,只要采取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即可节电60%到80%,上海淮海路上的景观灯节电率更高达90%。       在国外,政府是ESCO的主要客户。而在中国EMC企业进入政府机构实施能源合同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政府的财务制度。目前政府的财务制度在能源方面是实报实销,比如消耗了100万度电,以每度电费0.5元计,那就拨付50万元电费。但是,如果EMC企业进入,以上年100万度为基数承包,政府只需支付40万元,使用60万度电,而用电质量并不下降。现行这在财务制度上是不行的,政府只能按照实际使用电量支付电费,这样EMC对能源系统的改造投入得不到回报。

      政府机构节能的进入障碍,同时也保留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最近,情况正在有所转变,比如上海市已经成立了能源合同管理办公室和节能服务中心,制定了《政府节能管理办法》,如果说以前政府大楼用电多少能都是由财政支付,那么今后,政府用能也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

商场、酒店


      在中国,商业电力用户比工业用户、家庭用户、农村用户要承受更高的电价。平均而言,中国商业电价在每度0.8-1.0元之间。调查显示,目前在酒店、超市、商场等商业行业电费成本已成为这些商业企业经营成本中紧随场地费用和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开支项目。在传统概念中,电费是难以控制和节省的。这是因为以往技术的局限无法提供有效的全面解决方案。但是,随着各种尖端技术的应用普及,企业的用电成本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是完全能够控制的。 
    中国多数城市的饭馆酒楼每年的电力消耗在5万-100万度,其中年耗电在8万-60万度的用户占绝大多数;一般酒店每年的电力消耗在30万-150万度之间,星级酒店每年的电力消耗在100万-1000万度之间,其中每年的用电从50万-300万度的用户数量占绝大多数。而超市每年的电力消耗最高达到600万度。


 大学和医院

    大学和医院也是能源消耗的一个重点部门。在大学中,图书馆和教室在供暖期的晚上并没有实际供暖需要,只要维持基本的温度不致使管道冻裂即可,但是现在中国北方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几乎是全部24小时供暖,能源浪费极大。
    EMC开展存在的困难
    EMC在业务市场开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1、政府财务制度∶EMC企业进入政府机构节能市场领域存在困难,政府机构在使用能源的支出历来是实报实销,EMC企业进入政府机构实施节能实施改造投资必须要能够通过收费回收投资和利润,政府机构财务无法列支节能改造服务费科目,电费也只能交给电力部门,EMC企业的投资无法回收。中国公共照明的电费支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使EMC企业暂时难以进入这些领域。"

 

   2、融资困难:中国的商业银行根本不了解能源合同管理是怎么回事情,一般不愿意为EMC项目提供资金,而中国又缺乏产业、家族、私人基金,这样EMC在融资上存在瓶颈。在国外,ESCO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本,银行商业贷款、政府贴息的节能专项贷款、设备供应商允许的分期支付、电力公司的能源需求方管理(DSM)基金等。

 

   3、大的能源公司,特别是电力企业服务意识尚薄弱:国外一些ESCO实际上是大的电力供应公司的服务部门,电力公司聘请ESCO为用户提供节能服务,是强化自己竞争力的一个手段,同时,ESCO也在大能源公司的帮助下成长起来,而中国大的电力公司现在并没有很强竞争意识,节能工作还停留在内部节能上,没有建立需求侧节能的意识。  

 

   4、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一般企业不信任EMC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很低的项目,企业则认为不需要EMC的帮助;目前寻求EMC合作的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主动寻求合作的企业),主要是缺乏项目的资金来源;如果不存在缺乏资金或融资困难,他们并不希望EMC介入他们的节能项目。

 

   所以EMC常被客户误认为是优惠节能贷款的发放者,客户常把EMC的投资回报(效益分享)与银行的贷款利率相比较,甚至把EMC的效益分享看成是高利贷。对于单纯的设备更新升级项目,企业一般认为直接与设备供应商合作更为可取。因为注意到占领和扩大这一市场的重要性,许多设备供应商愿意以设备质量承诺和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允许企业分期支付设备货款。设备供应商的这种服务方式与EMC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类似,而且更节省费用和具有优势。

版权所有: 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金百瑞  |  后台管理